张居正是明朝后期十分重要的政治家、改革家,他推行的“张居正改革”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明朝走衰的局面,也缓和了社会矛盾,使得明朝在政治、经济还有国防等方面都有了进步。在这些改革的推进过程中,各方都在给张居正施加压力,可以说改革之路实行的非常艰难。张居正死后,明神宗下令将其抄家、迫夺生前所赐玺书,并且将张居正的罪行告示天下。为什么张居正作为一代名相却是这样的下场呢?
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十年,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改革家之一。他从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。是明朝中兴的最大功臣。
公元1525(嘉靖四年)年张居正生于湖北江陵(今湖北荆州),他的祖先是朱元璋打天下时的士兵,祖父张镇曾在辽王府当过护卫,父亲只是一个秀才。张居正从小就是聪明好学,天资过人。他十二岁(嘉靖十五年)就中了秀才,当地人以神童称之,二十二岁(嘉靖二十六年)过了乡试,中了举人,从此步入仕途,授庶吉士,而内阁重臣徐阶就是教习之一。
在明朝是没有宰相这个官职的,而是由大学士中选择一个才德兼备的人出任内阁“首辅”,首辅深得皇帝的信任,权利很大。所以有很多人争着做。张居正刚进入官场是,正是夏言和严嵩争夺首辅的时刻。张居正师从徐阶,在徐阶的引导下,张居正努力学习,积累为官之道,研究尧舜之道,为以后的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在张居正刚入职翰林院的时候,内阁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,此时的内阁只有夏言和严嵩两个大学士,两人争夺首辅之位,夏言在斗争取得了胜利,成了首辅。但不久严嵩向嘉靖进谗言杀掉了夏言,严嵩又成为内阁首辅。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,张居正对于内阁的斗争是了如指掌,而对于朝政的腐败,经济的萧条更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。
1564年(嘉靖四十三年),张居正从回翰林院工作,此时的他已经相当成熟,在政治风浪中,他学习徐阶,韬光养晦。被徐阶推荐给裕王(后来的隆庆帝)做侍讲侍读,正是这个时候积下了广大人脉。
徐阶年老致仕,髙拱再次坐上了首辅之位。隆庆六年,穆宗崩,年仅十几岁的神宗即位。但是由于他的口无遮拦得罪了万历生母生母李太后,再加上早和张居正有了默契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宝进谗言,太后下旨以“专正擅权”打发回了原籍。张居正顺利跃居首辅,开始了他十年的轰轰烈烈的改革篇章。
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,加强中央集权。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坚决裁撤,解决邮传和铨政。军事上,知人善用,重用李成梁、戚继光镇守北部边疆,分封鞑靼汗王为王,建立互市,和平解决政府与蒙古的民族关系:重用殷正茂和凌云冀平定两广叛乱。“一条鞭法”解决税赋积弊,它的实行,在中国的税赋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。任用潘季训治理黄河,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这一系列的改革,扭转了自嘉靖,隆庆朝以来的政治腐败,边防松弛,民族矛盾,经济等国计民生不利局面。
但是改革触动了多数官僚、士绅和皇亲贵戚等的利益。神宗皇帝又是在他的生母,张居正和冯宝的严厉的管制下长大的,长期的权利旁落,不能随心所欲,本身就又是个极其荒唐的人。所以在张居正死后不足一年的情况下就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。首先遭殃的是张居正的旧日盟友,该撤的撤,该换的换。而张居正的家人则是自杀的自杀,饿死的饿死,流放的流放,下狱的下狱,张居正本人生前位极人臣,死后差点到了被人鞭尸的地步。
所有这些,和张居正的诸多不检点也是脱不了关系的。冯宝爱财,他就投其所好,又是送琴,又是送珠宝金银,从冯宝的家就抄出白银一百余万辆,不能不让万历有理由相信张居正的财富会更多。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,不惜放火烧死几十名官员。自己又在外购置积香庐,金屋藏娇,落人诟病。
历史就是个大笑话,当初极力反对张居正改革的邹元彪,竟拖着一条因反对变法而被打残的腿,为张居正的冤屈奔走呼号,希望挽回新政。但是世上再无张居正,无奈帝国大厦已倾,只能徒呼奈何了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23652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